您的当前位置:
校园新闻>
南雅快讯
毕业生来信|做南雅玫瑰园里独一无二的“玫瑰花”
发表于:2022-05-26 文章来源: 浏览:1382次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关于青春年少的故事,都留在这里;
别来无恙呀!我亲爱的雅园。
——高1802班毕业生:温馨
中考成绩4A1B 高考成绩历史类613分
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
是哪一个瞬间突然发现高中三年时间在自己人生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痕迹?
是普普通通的一天,看见了一则讨论度很高的新闻,脑海中便开始自动分析推演形成文稿,仿佛第二天依然会站在高中语文课的讲台上给大家做时事分享。反应过来的时候久久不能平静——自己已经上大学了,哪还有什么课前分享啊。这时才发现三年带给我的有时候不是轰轰烈烈刻骨铭心,而是细水长流却无法割舍。
2018年的八月,我走进了那座命中注定的玫瑰园——乐动官网APP(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自此我在雅园扎根、发芽,完成了从一颗灰扑扑的种子到笑迎晨露晚霞的花朵的蜕变。
记得书桌前高高摞起的书;记得操场上挥洒的汗水;记得舞台上精彩的演出;记得小年夜全班一起看的烟花;记得百日誓师;记得早起去教室复习看见的漫天星星;记得在深夜的自习室与对面的姐妹相视一笑;记得在食堂嗦粉不忘和食堂阿姨说一声不放葱;记得身边笑得前仰后合拍掌唱生日歌的朋友;记得每一张合照背后的秘密;也记得给池塘里每一条锦鲤取的名字……三年里有说不尽的故事,到后来都成了安静的痕迹藏在雅园里的一草一木中,发现的人也许会会心一笑:啊,这是株雅一个学生的故事。
高中每一节班会课前都会唱班歌,其中”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 somebody I can kiss. 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这句歌词未曾细品,如今再听才明白somebody是谁——语文老师王琳是行走的表情包也是行走的诗人,用最认真的态度与最正的三观教会我们如何生活;数学老丁是永远热爱用粉笔书写知识的可爱可敬的老师,带着口音的经典语录“今天你变聪明了吗”难以忘记;英语老师梅梅对语法向来最是“较真”;历史“杨爹”的选修课“讲湖南人”年级爆火倍受欢迎;凌龙老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渊博;政治易苗老师身材娇小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看似“佛系”最后却让我们突然发现该复习该掌握的都完成了;地理刘云贵老师讲起课来总会激动地“手舞足蹈”;陪伴我们三年像妈妈一样“无所不能”的宿管杨莎老师和谢虹老师高考前在宿舍门口挂了一个粽子,让每个出宿舍的考生碰一下寓意“高粽(中)”……他们是我永远可以依靠,想起来便心里一暖的“somebody”。
玫瑰的花期在四到六月。2021年的六月,满园玫瑰尽情绽放,也是我说告别的时候。我走出雅园,远赴千里之外,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门前。现在我也才大一,国家大赛、奖学金、期刊发表尚在前方等我奔赴,我正在享受大学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分钟——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选修有趣的通识课;在交大新闻网发表一些文章;在社团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投身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参加与其他高校联办的活动和越野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担任志愿者回报社会;课余进行一些采访或是听听讲座;和一群人一起夜跑亦或是春日趁着东风放自制的纸鸢;也有对着论文抓耳挠腮、挑灯夜读奋战考试的时候;忙忙碌碌之外不忘去看看长安城的景色……《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我的高中班主任王琳老师曾将这句话送给我。高中的努力让我得以来到一座优秀的学府遇见一群优秀的人,而我也在成为更优秀的人的路上不停奔跑。
骑着自行车从交大南门到北门,看见钱学森图书馆灯火通明、樱花道记录春天、梧桐道拥抱金色青春,一切都在见证再一次蜕变的自己。只是在听到《起风了》的时候总是会想起那些希望学校换起床铃的日子;在看见大学课堂上依然也有用到的高中知识时心里泛起酸酸的欢喜;宿舍楼下男生打球阳光矫健的身影似乎与当初高中篮球场上熟悉的身影重叠;偶然穿校服在大学校园溜达被陌生的同学喊住因为有同样的校服……原来我从来不曾忘记四年前背着书包走进雅园的那个稚嫩的自己。所有人都在马不停蹄奔向前方,但总有一些呼唤让你回头,而转过头来又将带着更坚定的信念继续前进。
期待一个时刻,再次穿着校服站在校门口,在保安询问的时候笑着答一句:“我是来自高1802班的温馨,我请假去读大学和干事业了,现在满载而归!”
南有佳园 雅静倜傥
——高1801毕业生 何家彧
中考成绩1A4B 高考成绩物理类621 分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本硕博连读
“我还记得那天的残阳,如血如勾;映照着曳着步子慢慢踱回去的我。”
“你这是又想起了你高三的生活?”
“不止高三,也不止生活。“
——题记
时光永远不会生疏了在人们不经意间溜走的本领,总觉得高考还在昨日,但手上厚厚的大学教材却清晰地告诉着我:嘿,该准备答辩了。
我是从18年的那个秋天正式步入南雅的校园。我到现在都清晰地记得那个是多风的黄昏,嘶吼的风从未完工的工地吹来一片又一片尘沙,像是想要遮住我的前路似的,迷蒙了我的双眼。报考完回家时已是黄昏,看不见天边的红绸,见不着嵌在天幕上的晚星。那时的我同大多数人一样,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迷惑: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更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抱着这般的迷茫,我走进了南雅——这个改变我一生的地方。
我并不优秀,至少在我初中刚毕业时是这样。我中考成绩仅仅只有1A4B,甚至谈不上中等偏上。故此,我曾一度灰心。好在现实从不缺少转折,我幸运地通过了南雅的自主招生。即便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从那时起,我就在心底暗自发誓:就算我是萤火,我也要与皓月同辉;哪怕我是残阳,我也要用我的血色,在天穹上劈出一道我自己的锋芒。
高中的前两年,就这样如水一般,悄无声息却又掷地有声的,汇入的历史的长河。我已记不清我当初成长的足迹,只依稀记得个大概——我只知道高二下学期的期末,我的排名,也不过是在十几名左右罢了。
我逆袭的真正起点,其实是高三。
高三那年发生的太多太多的出人意料,幸运的是,我终于找到了学习的理由,以及为之付出行动的动力。“再不拼,那就真的晚了。”我把这句话刻在自己的心底。幸运的是,高三逆袭的路上我从不孤独:经验老道,水平高超的丁小平老师;温柔体贴,不辞辛劳的易老师;有理有据,严谨严格的张德余老师;思维多变,一题百解的雷贤逵老师;学识渊博,思维强悍的陈颖老师;亲切活泼,不辞辛劳的周桂桂老师......是他们每一个日月的用心陪伴是他们毫不保留地以心血浇灌,我才能咬牙坚持走完那段坎坷的时光,顶着风雨顶着重重的压力,同顶起石块的初芽,在天穹下肆意成长。在高考前的短短百天里,我记得我沿着日出下的树影,走过田径场,开始一天的学习;待到星月入眠,曳着步子,踱回那一方小小的出租屋;自习课上,停不下的是手头的笔,是跃动的心,更是不服输的狠劲。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还记得,在那个月亮蒙尘的夜晚,心态爆炸的我向王老师一诉衷肠;我还记得,每当我上课实在是顶不住想睡的时候,丁老师鼓励的眼神,周老师和蔼的语气.....正是老师们的温柔体贴与无微不至的陪伴,我用自己的双手开出前路,创造了一个还算光明的未来。


高考考完最后一门后,我走出大门。那是个微风习习的午后,阳光明媚而温暖。回首我那劳苦却充实无比的高三,我收获了太多太多:不论是坚持不懈的毅力,还是自律自强的性格,这些都是老师们教与我的宝藏,我感谢着自己的拼搏,感谢自己没有在最该奋斗时放弃,感谢父母,老师的牺牲,付出与无微不至照顾,感谢学校为我倾注的心血,感谢着,我与南雅相遇后的一切...
湖南的四月,阴雨连绵,见不着青天,看不到那似火如血的残阳。我依旧怀念着那些天,那些我与日同出,随月同归的日子。但我并不寂寞,我知道,在株洲的某一个角落,有我的第二个家,哪里的残阳永远如火似血,永远如月如勾。当我们在怀念青春的时候
我们在怀念什么呢
是一起同过窗
是一起为高考拼搏的岁月
同样感谢每一个在雅园里奋斗过的你
人生海海 祝福大家
前程似锦!